本文深入解析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骨架设计,重点剖析高压电池系统、电机驱动单元及低压控制网络三大核心板块。将揭示关键电子元器件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与协同逻辑,为理解新能源车电气架构提供清晰视角。
一、 高压能量系统:动力之源
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池包是整车的能量核心。其电气设计直接影响安全与效率,核心元器件在此扮演守护者角色。
电池管理与保护
- 滤波电容器:串联于电池输出端,用于吸收高频纹波电流,平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这对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
- 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充放电电流,为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关键数据。常见类型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
- 电压采样电路:依赖精密电阻网络与保护器件,确保BMS准确监控每节电芯电压。
(来源:SAE International)
整流桥堆在车载充电机(OBC)输入端发挥核心作用,将交流电网输入转换为直流电,为电池充电奠定基础。其耐压与散热设计是可靠性关键。
二、 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转换中枢
电机控制器(逆变器)是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枢纽,其设计对车辆性能影响显著。
逆变器核心功率模块
IGBT模块是逆变器的“心脏”。其驱动与保护电路中:
* 缓冲电容器:并联在IGBT两端,用于抑制开关瞬间产生的电压尖峰,保护功率器件。
* 门极驱动电路:确保IGBT快速、可靠地导通与关断,需要低电感设计。
电机状态感知
位置传感器(如旋转变压器、霍尔传感器)精确检测转子位置,为控制器提供换相依据。温度传感器则实时监控电机绕组与磁钢温度,防止过热损坏。
| 传感器类型 | 主要功能 | 典型位置 |
| :————— | :———————— | :—————- |
| 位置传感器 | 检测电机转子角度 | 电机端盖/轴伸端 |
| 温度传感器 (NTC) | 监测电机绕组/磁钢温度 | 绕组槽内/磁钢附近 |
| 电流传感器 | 监测相电流 | 电机三相输出线 |
三、 低压控制系统:智能神经网
12V/24V低压系统为车辆控制大脑与舒适功能供电,其稳定性不容忽视。
控制单元与供电保障
- 去耦电容器:大量存在于电子控制单元(ECU) 的电源输入端,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确保芯片稳定工作。
- 电压转换器(DC-DC):将高压电池电压转换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其输出端需配置低ESR电容保证纯净度。
遍布全车的感知神经
各类传感器构成车辆的感知系统:
* 温度传感器:监控电池包温度、电机冷却液温度、环境温度等。
* 压力传感器:用于电池包内部气体压力监测(安全)、空调系统压力监测。
* 液位传感器:检测冷却液、制动液等液位状态。
* 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为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提供数据。
(来源:IEEE)
系统集成与电磁兼容(EMC) 是低压系统设计难点。合理选择滤波电容、优化线束布局、使用屏蔽措施,对抑制电磁干扰保证各系统可靠通信至关重要。
总结
电动汽车电气原理图是高压能量流、动力转换与智能控制的精密耦合。高压系统依赖电容器稳定能量、传感器精准监控;电机驱动需功率模块高效转换、传感器反馈状态;低压网络靠电源管理与传感器支撑智能控制。理解这些核心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与协同,是掌握电动汽车电气设计精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