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电阻作为电路中的“电压保镖”,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防雷击和过压能力。掌握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本文将系统解析在线与离线两种场景下的专业检测技巧。
一、离线检测:精准评估基础参数
当压敏电阻从电路板拆卸后,可进行更全面的基础性能评估。
核心测量项目
- 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兆欧表测量引脚间电阻。正常压敏电阻在低电压下应呈现极高阻值(通常>100MΩ)。若阻值显著下降,可能预示内部劣化。
- 压敏电压(V1mA)测试:
 这是核心参数。使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串联电流表(或专用压敏电阻测试仪),缓慢升高电压,记录流过1mA直流电流时两端的电压值。此值应与标称值接近(允许±10%偏差)。(来源:IEC 61051标准)
安全操作要点
- 彻底放电:测试前确保压敏电阻无残余电荷。
- 限流保护:测试电源需具备限流功能,防止意外损坏。
- 环境稳定: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强磁场环境下测试。
二、在线检测:快速诊断故障隐患
无需拆卸元器件,直接在设备运行或断电状态下进行初步判断。
常用诊断方法
- 外观目视检查:
 观察压敏电阻是否有明显烧焦、开裂、鼓包或焊点异常。这些是严重故障的直接证据。
- 断电电阻测量:
 设备完全断电并放电后,使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高阻档)测量压敏电阻两端电阻。
- 正常状态:应显示极高阻值(如“OL”溢出)。
- 异常状态:若显示较低阻值或接近短路,则内部可能已击穿损坏。
- 运行电压监测(需专业知识):
 在设备正常工作时,使用示波器或高精度万用表监测压敏电阻两端的对地电压或线间电压。正常情况下,电压应远低于其压敏电压。若频繁接近或达到压敏电压,表明电路存在持续过压风险。
在线检测局限性
- 易受并联电路影响,测量值仅供参考。
- 难以精确测量压敏电压(V1mA)。
- 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需谨慎操作。
三、常见测量问题与故障判断
了解典型现象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
典型故障表征
- 漏电流增大:离线测试中,低于压敏电压时即测出较大电流,说明性能劣化,保护阈值可能偏移。
- 压敏电压漂移:实测V1mA与标称值偏差过大(如>±10%),保护功能不可靠。
- 完全短路/开路:万用表测量显示接近0Ω(短路)或无穷大(开路),元器件已失效。
- 多次冲击后性能下降:经历多次过压冲击后,即使外观完好,其响应速度和箝位能力也可能下降,需定期检测。
结果解读注意事项
- 测量结果需与元器件规格书对比。
- 考虑环境温度影响(部分参数具有温度系数)。
- 对于在线测量异常,建议结合电路分析或拆下复测确认。
 定期对压敏电阻进行在线或离线检测,是预防电路过压损坏的有效手段。离线测量精度高,适合深度评估与来料检验;在线测量便捷快速,适用于现场故障排查。掌握两种方法,能更全面地守护设备用电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