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表测量电阻是电子维修的基础技能,掌握正确方法可避免误判元器件故障。本文将分5步详解操作要点,并解析常见错误场景。
一、理解原理与测量准备
万用表通过内部电流源和电压检测计算电阻值,需确保被测电路完全断电。
核心工作逻辑
- 欧姆定律驱动:表笔输出微小电流,检测两端电压降。
- 量程自动/手动切换:低阻值用200Ω档,高阻值选20MΩ档(来源:Fluke基础测量手册)。
测量前必要准备
- 关闭设备电源,电容放电(大容量电容需短接引脚)。
- 清洁表笔金属头,消除氧化膜。
- 短接表笔校准零点,消除接触电阻误差。
关键提示:
– 测量贴片电阻时使用尖细表笔
– 环境湿度>70%可能影响高阻值精度
二、5步标准测量流程
遵循标准化操作可提升结果可靠性。
步骤1:选择正确档位
- 旋转拨盘至 Ω 区域
- 未知阻值先选最大量程,逐步下调
步骤2:表笔连接规范
- 黑表笔插入 COM 接口
- 红表笔接入 Ω/V 接口
- 双手避免同时接触金属部分
步骤3:并联测量法
| 测量场景 | 操作要点 |
|----------------|--------------------------|
| 独立电阻 | 表笔直接接触两端引脚 |
| 电路板在线测量 | 焊开一端引脚避免干扰 |
步骤4:读数与单位确认
- 液晶屏显示数值后注意单位:
- “k” 表示千欧姆(×1000)
- “M” 表示兆欧姆(×1,000,000)
步骤5:验证测量结果
- 交换表笔重复测量2次
- 阻值波动>5%需检查接触点
三、典型问题与进阶技巧
显示”OL”(超量程)不一定是故障,可能是量程选择错误。
高频场景应对方案
- 测量传感器热敏电阻时断开供电线
- 整流桥堆测试需分离各引脚测量
误差控制三原则
- 避免表笔线缠绕形成感应环路
- 人体电阻隔离:将元件置于绝缘垫测量
- 环境温度>35℃时校准基准值
行业冷知识:
某些精密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可达100GΩ(来源:中国电子学会标准),需专用高压兆欧表检测。